当前位置: 循环首页>在线期刊>循证视点
  •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新技术——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目前,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的主要术式已趋于成熟、疗效已基本稳定。但其技术操作复杂、学习曲线较长,成功率也仍不理想。因此,各国学者不断探索新技术和新器械,以期简化操作,降低复发率。马长生教授重点介绍了导航和影像技术以及新的消融能源等研究热点……

    作者:国际循环网 有25569人浏览 发布于:2009-03-31

  • 2008血脂干预:探索与回归

    自1913年俄国科学家Nikolai N. Anichkov提出胆固醇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至今,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已毋庸置疑。而降胆固醇药物他汀历经14年循证探索,奠定了其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基石地位。医学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息,2008年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领域依然充满了探索。

    作者:陆国平 有26307人浏览 发布于:2009-03-31

  • 心房去迷走神经治疗慢性心房颤动的新证据

    迷走神经与心房颤动(房颤)密切相关。早期的临床观察发现肺静脉隔离术能导致迷走神经功能能改变,近期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表明肺静脉隔离术所导致的心房局部去迷走神经反应有助于预防房颤的复发。上述观察唤起了临床医生对迷走神经脂肪垫这一古老话题的重新关注,能否采用更简洁的脂肪垫消融治疗房颤也是目前心电生理研究领域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主要结合我们近年研究提供通过心房去迷走神经效应以改变房颤基质从而达到可能治疗慢性房颤的新证据。

    作者:张树龙杨延宗 有26712人浏览 发布于:2009-03-31

  • PCI抗栓治疗的出血并发症:术前评估、危险分层、处理原则

    PCI抗栓治疗的出血并发症是十分棘手的问题,我们需要术前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在术后的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力争减少这一并发症带来的危害。

    作者:王建安 有37036人浏览 发布于:2009-03-31

  • 华伟教授解读2008 年ACC/AHA/HRS心脏再同步治疗指南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在国际上已得到公认。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CRT不仅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伴心脏收缩不同步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可以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华伟 有32240人浏览 发布于:2009-03-31

  • PCI术后的长期血栓管理

    2009年报道的几项观察性研究显示,DES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停用氯吡格雷是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增高的独立预测因子,而在术后12个月时停用氯吡格雷已不再具有这种预测价值。雷帕霉素支架置入术后如果同时停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晚期和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将显著增高;而单独停用氯吡格雷时并不增加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

    作者:施仲伟 有26999人浏览 发布于:2009-03-31

  •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分型与介入治疗策略的选择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最有争议的治疗则是分叉病变的治疗。在金属裸支架时代,置入双金属裸支架治疗分叉病变因再狭窄明显高于单支架治疗(即主支置入支架分支球囊扩张或不处理,provisional stenting)而不被推荐。进入药物洗脱支架(DES)时代,因DES低的再狭窄发生率,尝试应用双DES治疗分叉病变又逐渐成为热点的研究。

    作者:陈纪林 有24157人浏览 发布于:2009-03-30

  • AHA更新了针对链球菌性咽喉炎的建议以预防风湿热

    来自AHA的一份科学报告中公布了最新建议,通过针对急性链球菌性咽炎给予适当的诊断和治疗从而预防风湿热。 主要作者Michael A Gerber博士表示,1995年同一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针对这一问题的报告,这是对该报告的更新,两者之间存在一些关键性区别,也即在某些关于链球菌性咽喉炎的诊断和血清学检测抗链球菌抗体的问题上,以及在一些针对风湿热一级预防的治疗建议上。该报告在互联网上发表于2009年2月26日的《循环》。

    作者:国际循环网 有31716人浏览 发布于:2009-03-25

  • 抑郁症降低血压,而抗抑郁药则升高血压

    与主流观点相反,升高血压的并非抑郁症本身,而是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这一发现提示,正在接受抗抑郁症治疗的患者可能需要更为密切的监测。 阿姆斯特丹VU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者们表示,抑郁症与低血压而非高血压相关,但是服用某些抗抑郁药,尤其是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则趋向于升高血压并增高高血压的风险。

    作者:国际循环网 有38843人浏览 发布于:2009-03-25

  • 冠心病MRI临床应用现状和展望

    腺苷负荷MRI评估心肌灌注、多巴酚丁胺负荷MRI评估心肌活力已经在临床上得以初步开展,并显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此外MRI在动脉斑块以及分子显像领域如干细胞标记等也具有无限潜力。随着MRI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一站式”扫描的特点有望在冠状动脉成像、斑块定性、心脏结构和功能、心肌灌注、心肌活力、分子显像等全面实现突破。因此心血管病专业医师应特别重视MRI在冠心病等心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世华 有27706人浏览 发布于:2009-03-1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