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循环》:欧洲血脂指南建议采用SCORE系统将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分为极高危、高危、中危或低危,以作为心血管疾病治疗基础,其中HDL-C也被纳入该风险表,请问如何理解SCORE系统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筛查作用?特别是对于低HDL、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心血管风险的预测效力如何?这一系统在亚洲国家是否适用? 廖玉华教授:欧洲的指南是根据SCORE系统进行危险分层,SCORE主要危险指标包括年龄、性别、总胆固醇、HDL-C、吸烟和收缩压6大因素。它没有将LDL-C放在里面,将这6大因素放进去之后,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组合,进行评分级别。如果小于1分是低危,5分以下是中危,5~10分是高危,10分以上是极高危。具体划分应该根据欧洲指南,检索对应表格,然后计算分数,就能确定危险分层的层面。由于它将HDL放在里面进行危险分层,它有什么意义?HDL-C是保护性的血脂成分,它不是致病成分,真正的致病成分还是LDL-C,甘油三酯的高低和低的HDL-C在另外一个层面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有作用。如果我们LDL-C这个层面抛开,单纯谈甘油三酯或低HDL-C意义不是很大。但是高甘油三酯不论是在欧美还是亚洲人群,对糖尿病患者是很重要的血脂谱。甘油三酯过高的患者主要是VLDL-C水平增高,其次是小而密LDL脂蛋白水平增高,这都是自动转化血脂谱。糖尿病人群LDL-C可能在2.6mmol/L,就是100mg/dl的层面。在这个层面按照理论来讲是达标的层面。问题是这组人由于甘油三酯过高或HDL-C过低,仍然是冠心病的等危症。这里面就牵扯到另外一个血脂谱,LDL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颗粒数。对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LDL-C已经低到了100mg/dl以下,在这个人群中仍然有62%的患者LDLP水平过高,因此在LDL-C已经达标的情况下,这组人群同样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冠心病,道理就在于此。但是我们现在不能LDLP的常规检测,不能在临床常规普及,所以我们在认识LDL-C的过程中还要认识LDLP,LDLP牵扯的问题比较复杂,甘油三酯高的人群和HDL-C低的人群,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靶点。但是大家更关注的是LDL-C,LDL-C的降低在整个血脂降低和冠心病防治中间是更重要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国际循环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需登陆